• 吐槽武汉城市规划

    吐槽武汉城市规划

    按理说武汉的高架环线修了不少,但一下来就堵得不行。高架辅路旁边都是高楼,连个缓冲绿化带都没有,小区道闸出来的车辆直接丁字型接到正马路上,弯都没有,不堵才怪。从汉阳到武昌高架上也就二十分钟,下来2公里也走了二十分钟,郁闷。

  • 投票太多

    您会在政治选举中投票吗?

    投票是公民的合法权益,当然会投。

    只不过现在各种投票太多了,而且大多数投票都是由员工的领导发起的,发起人能从投票系统后台查看每个人投票的详情,美其名曰是为了统计分析,导致结果基本是谁职位高,谁的票最高,很是无语。虽然我对区块链不是很懂,但比特币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,说明技术上解决双盲认证并确保结果真实可信完全没有问题,估计是发起人没有这个需求吧?缺乏掌控感😄

  • 阳明心学

    是否有您当作人生准则的引语或是经常想起的引语?

    心即理、知行合一、致良知。

    这三个短句,基本总结了儒学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修炼精髓,通俗易懂。

  • 最喜欢的节假日当然是春节

    您最喜欢哪个节假日? 为什么您最喜欢它?

    小时候喜欢春节是因为过年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,比如炸小鱼、炸豆腐、炸年糕、炸藕夹、炸肉丸子,还有守岁才能吃到的柿饼,看大人放炮竹,自己摔上几个摔炮。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,在村里转上一圈团拜,能吃到荸荠、炒米团、糖果。初二开始拜外婆、舅舅,然后是姑妈等等。那时候没什么交通工具,无论刮风下雨都得靠两条腿走,小孩子挣个五毛一块的压岁钱可真不容易。😄

    未完待续……

  • 生物钟

    您在何时感觉效率最高?

    一般上午看的新东西,下午做些具体事情,只有晚上才能静下心写材料。

  • 四中家长羽毛球群

            今天接到红豆电话,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5.2的四中家长羽毛球群友谊赛,以庆祝这个群成立十周年,心里颇多感慨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娃娃是2012年上四中的,一直到初中上完都在身边走读,冷不丁到市区去住读,都有点不放心,高一下学期好不容易找了个陪读租房,开启陪读模式。

            毕竟娃娃除了吃住,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学习,家长其实空闲时间蛮多,于是在家长群开始约起组建各种兴趣团体。有散步群,爬山群,羽毛球,娱乐群(其实就是打麻将)。我喜欢打羽毛球,就在2013.5.3发起组建了家长羽毛球群(203882388),群号还挺好的。刚开始人不多,而且好多不太会玩,我,老李,老高,大灰,鲜于妈几个耐着性子传帮带,没多久就可以有效组织混双了。大灰自己带着一个群,两头忙,有时也组织他的群与家长群交流。

            转过年13届入学了,羽毛球家长群也慢慢有点名气,好多家长加入,有时候两片场地都不够活动,印象比较深的有红豆,老河口的老曾,晓峰,山林等等。

   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好快,一转眼孩子就毕业了。我因为离市区比较远,就很少参加群里的活动,把群转给了红豆,晓峰,阿媚儿他们。每逢毕业季群里都会组织一次友谊赛,庆祝又一波家长解放并恭贺孩子们各奔前程。市里好多家长虽然孩子早毕业了,还是坚持在家长群里一直打球,值得点赞。因为我是家长群第一届群主,群里组织大型活动他们都会通知我,我一般都会尽量参加。19年下半年去汉阳后就很少参加他们的活动了,这次他们仍然打电话给我,很是感慨,远在陕西不能掺和,谨遥祝大伙玩得尽兴。

  • 笑脸

    您最喜欢的表情符号是什么?

    互联网刚兴起时,网速慢,用163MODEM拨号上网,感觉好神奇。当时聊天室比较流行,都是泥巴类的聊天工具,可以用子母符号组合发些表情,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各种笑脸。

    D-: :-) ;-) ^=^ :={

  • 运动,音乐,八卦

    您喜欢讨论哪些主题?

        不外乎这些吧?还要国际国家大事,宏观经济形势,只要是大事,咱都管管😄偶尔也追剧。

  • 爬太白山

    描述一次您不后悔的冒险经历。

    大概是大二十一长假,我们六男一女共七个同学一起去爬太白山。当时就知道要爬好几天,严重低估了困难程度。还好老宋是个心细的人,嘱咐我们尽量多带锅盔,巧克力,军用水壶以及御寒衣物,其他从简。

    果然爬了一天后,三明来的林妹妹还有一个男生忘记是谁了(小杨?),率先掐不住,体能到极限了,想打退堂鼓,没办法大家停下来商量怎么搞,讨论了半天觉得分成两拨貌似不太现实,继续爬的人太少也很危险,往回返的人也还得派个人照顾,左右为难。谁知道歇了半小时后,两人缓过来了,说可以继续爬爬试试,大家都很高兴地继续出发了。

    再往后陆陆续续有人体能达到极限,有了前面的经验,队伍停下来修整一会,等缓过来了就继续爬。有意思的是过了极限的槛后大家不再觉得累了。路程过大半的时候碰到一个小庙,从老庙祝那里补给了一些水,唯一不愉快的事我们借用他的餐具时把肉干不小心搁里面了,老庙祝很生气,让我们把碗买走带走,气得哼哼神的。

    记得爬了两天才到达大爷海,快到时天快黑了,还下着雪,差点走岔道,幸亏对着大山喊的时候听到其他队伍的回应才转到正道上来了。大爷海边喝着高海拔山上煮得半生不熟的红豆稀饭,也是有滋有味的。裹着租来的军用棉大衣躺在大通铺上一会就酣然入睡了。

    大爷海大概是堰塞湖吧?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差,那么高海拔整这么大一湖,清澈见底。

    返程的时候要快得多,一天一夜就下来了。回来后一细想,几个学生娃胆子挺大,没啥准备说爬就爬太白山了。赞年轻的自己一个👍

  • 给架子鼓加个配件

        昨天晚上打完羽毛球回家取快递后,发现是我在网上淘的7寸牛铃到了,打开装在底鼓上,试了试,音色很不错,比闭镲的效果好得多,回头可以找些牛铃的节奏练练,应该别有一番风味。